English

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审美

1999-10-28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史料如同透视学原理——近大远小,而史家的工作又常常相反,近小远大。非此不能化史为文、非此不能以文载道。故而中国老百姓才有“观今鉴古”的信仰,不见名利于一世的殉道者才有“历史是公正的”之指望。近代史学则不然,往往多以论为史,或将史治死,使生动活泼的可作今鉴的史学搞成了“任人打扮的女孩子”,或是永远没有“本来面目”的老头子。于是,史学成了一处很少有人问津的是非之地,史学家也成了尴尬的“里外不是人”的受害者。然而,毕竟“读史使人明智”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真话,于是,无数的传媒便演义出了各种奇谲的帝王将相和“格格”来敷衍和搞笑。仿佛那些半呆半傻半痴半疯的港台“名”(明)星们那种一惊一咋的动作和嗲喊怪嚎的腔调便是“历史的现实”,那“戏说”与“翻案”的明标着“不是历史”的片头片尾,也有不少著名的“史学专家”来“加盟”。再于是,五千年的文明史便成了一种“包袱”,我们也因为“读史”而“明智”得自我糟践起来。经过了近百年的“努力”,我们已搞不清自己是否还是世界的成员而要与“世界对话”,也以为汉字与国画都必须“走拼音化文字的共同道路”和已经“穷途末路”而“以西画改造之”。在这种社会氛围与文化前提之下,改革开放的国策只能迫使我们在认识了自己“差劲”之后而面对自身。经过思考的美术史家们也逐渐明白了“自强”的努力只能从学习文明用语和交通规则等初级“扫美盲”活动做起。然而,我们也不该忽视在这一百年社会变革的风潮中,曾经有过怎样的认识和思考。

其实,社会文明的根本标志之一是“审美”,是社会所表现的对“美术”的关注与认识程度。老实说,当今我们的“文明”标志尚更多停留在“饮食文化”、“厕所文化”等传媒中出现得最多的档次上,还有“博物馆、图书馆办不下去了”的众所周知的现实中。这是每一个美术史家不能不注意的情形。因此,不少著名的学者才勇于对当代美术作扫描与搜索,希望从中梳检出一些可为后人借鉴的痕迹来。他们不能总是让我们的子孙们沉溺在饮食与厕所的范畴中。于是,在当今许多人的不屑一顾中,出现了一部相当规模的《百年中国美术经典文库》(海天出版社出版)。

5卷、200万字、750幅图的规模,已不用更多说明,便使人感到了当代问题的沉重,而且,作为撰编者的两位著名学者,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的两位教授顾森和李树声,他们的辛勤劳动也使人感到了这部著作的份量。

诚然,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部“提供美术史料”的“工具书”,其实,这更是一堆解读中国当代审美现象与美育弊端的不可绕过的“乱石滩”,它还是一处通往21世纪文化发展与建设所必经的“八卦阵”。我们在经历过百年沧桑回顾自身历程时,也许后悔当初没有可能见到一部这样的著作。

近百年中华民族的历史,大体上均等地分成了四个阶段,即革命、战争、运动、重建,每个阶段大约25年,各阶段界限分明、主题突出,且转化突兀。所有的文化人与文化现象,不可能不被冲击和被扭曲、或被折或改弦,或折腾或浮沉,因此,要梳检出可称之为“经典”的东西,实在会使人感到茫然。但该书却能在历史的回顾中,从重视历史的影响(包括正反两面影响)与重视艺术规律(包括专一的美术与更广泛的文学艺术)这两个方面来把握,将这段转折而难以调合的历史中重要的文献,梳检得有理有节,既不过份侧重喧嚣之潮流,也不放弃冷落的孤星和血泪,大有“细梳流云,巧捡飞蓬”之妙。

于是,我在浏览这部书之时,才会将它放在我最常用的书架上最起眼的地方,并联想了许多,发了本文开篇那看似不着边际而实则深感于肺腑的“牢骚”,而几乎忘了一定要将这部有价值的大书推荐给同好的初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